我是谁?我是一粒玉米种子,此时正在一家制种企业的主动化出产线上承受层层检测。虽然春耕时紧,但进入田间地头前,我依然要经过严厉选拔,以保证未来能健康成长。
3月17日,在坐落新疆昌吉市的一家“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选拔完毕后,我将进入一个能包容4200粒种子的小袋子。落袋封口后,我被送上传送带,去处理“身份证”。
我和我的同伴出厂前,都要处理“身份证”,不过咱们处理“身份证”的进程可谓秒速。公司出产线上有一个二维码采集器,它是专门为咱们处理“身份证”的。当咱们沿着传送带进入采集器扫描规模时,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会被扫描,咱们的产品的姓名、批次号、出产时刻、出产线、加工基地等信息都会被录入体系,以完结种子源头可追溯。
3月17日,在坐落新疆昌吉市的一家“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因袋装种子颗粒的数量有明确要求,在装小袋的进程中,我和兄弟姐妹被逼分隔,我进入前袋,他紧随其后。我顺畅经过二维码采集器,进入下一环节。回头看看我的小同伴,他很不幸,因为姿态不对,二维码采集器找不到他的信息,被一个主动化监管设备推下传送带,需求等候二次扫描。
想知道我的身世?好吧,其实我也算得上是个“富家子弟”。我出世在总部在新疆昌吉市的一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像这样的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企业仅有83家。昌吉市是国家和新疆重要的粮食出产基地、优质农作物种子出产基地和运营集散地。在这里,我的出世也是极富使命感的:只做种子,不作他用。
3月17日,在坐落新疆昌吉市的一家“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种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培养出了我,在栽培基地大面积繁育出了我的兄弟姐妹,然后收成、扒皮、穗选、烘干、脱粒、风挑选、比重挑选、定级、包衣、包装出厂……一路走来,虽然不能与九九八十一难混为一谈,但也是历经“崎岖”。
就说“包衣”这项吧,我本来是黄金色的,但在机器里瞬间会被包裹上火红的外套,这是给我穿上了防虫防病的“铁布衫”,有了这套护身符,种到地里我就能轻松完结稳产。最奇特的是,这么多程序都是在流水化作业的机器里主动完结,不需求旁人辅佐,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但是独当一面的“好青年”。
领完“身份证”,咱们就被装进大袋,会集安顿后等候销往全国各地,走进田间地头。这段日子咱们靠闲谈打发时刻。有个同伴说:“2019年公司有18000吨玉米种子销往疆表里。”听到这一条音讯,数学不算好的我并不清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什么。但听其他同伴讲,在制种职业这但是个不错的数字。
3月17日,在坐落新疆昌吉市的一家“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咱们评论最多的还有一个论题,便是咱们这批种子赶上了好时分,种子烘干时主人选用了天然气,因为温控好,咱们玉米种子宗族简直再没产生烫坏事情。听到这儿,我不由得问了句“那曾经是怎样烘干的”。
种子烘干是制种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前吧,咱们仍旧是天然暴晒,要把咱们晒透需求好久,后来改用煤为燃料进行烘干。各位理解烧煤不环保,2015年主人开端以玉米芯为燃料,但坚持恒温非常难,一些小同伴因而遭到损伤。上一年,主人选用天然气烘干技术后,不只环保,还处理了控温难题,有利于进步种子质量。
合理咱们如火如荼评论的时分,仓库门开了。本来,有人预订了咱们,“要搬新家啦!”咱们随即一阵喝彩。奔向郊野是咱们的人生方向,走向泥土是咱们的终极愿望,我信任,有新主人田间地头尽心呵护,咱们定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