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烤烟房“煤改电”或是“生物质改电”是助力乡村电气化建设,践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南平市更好地贯彻落实“双碳”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创建“武夷品牌”的有效措施。
南平属全国重点烟叶产区,南平烟草拥有省级以上烟叶基地15个,拥有烟草站点74个;1.22万户烟农种植烟叶27.08万亩,收购烟叶67.09万担。全市在运烤房约1.5万座,目前主要是采用燃烧蜂窝煤和小部分燃生物质两种方式来进行烟叶烘烤。近年来,为认真贯彻中央蓝天保卫战和乡村振兴等决策部署,南平市紧紧围绕创建“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三项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导向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新时代南平。
2020年,本着科学合理、绿色发展的原则,南平市烟草公司,组织8家供应商共8种型号热泵设备参加选型,经过2020年12月第一轮及2021年5月第二轮的测试后,经烟草公司的专家及驻村烟技员、烟农共同认定有7种设备满足烟叶的烘烤的需求,经有关部门验收和烟农座谈分析,取得了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烟叶烘烤质量良好。2020年三明地区已完成75座电烤烟改造工作,通过三明烟草部门的统计分析和走访调研,石壁镇平均完成烤烟5.16烤、湖村镇平均完成烤烟4.1烤、泉上镇平均完成烤烟5.28烤,合计平均完成烤烟5.06烤,三个试点乡镇的烤烟质量优良占比75%、中等占比25%。对比燃煤和生物质烤烟,质量基本一致,烟农对烟叶的色泽、油质、柔韧性普遍满意。热泵烤房没发生因电网停电影响烤烟质量上的问题,2021年三明地区完成600座烤烟房的“煤改电”工作,也未发生因电网停电影响烤烟质量问题。
(二)能耗成本较低。对比“煤+风机”“生物质+风机”“热泵+风机”(即燃煤烤烟房电能替代改造试点)三种烟叶烘烤方式的能耗成本:“煤+风机”方式,目前按无烟煤市场价1740元吨计算,平均每烤烟需燃煤成本1392元、风机电费150元,合计成本1542元。“生物质+风机”方式,平均每烤烟需消耗生物质燃料1吨,目前生物质燃料价格在1800元/吨,风机电费150元,合计成本1950元。“热泵+风机”方式,平均每烤烟耗电1400度,按每度烤烟电价0.4904元计算,合计成本687元,煤和生物质燃料会随行就市,而电烤烟属于农业种植用电,电价不因市场波动相对稳定。
从三种烟叶烘烤的能耗成本分析,生物质烤烟房电能替代改造后,能耗成本最低,较新型的“生物质+风机”方式,平均每烤一炉烟节省本金987元,按每座烤房每年5烤计算,可节省本金约4935元。燃煤烤烟房电能替代改造后,较传统“煤+风机”方式,平均每烤一炉烟节省本金705元,按每座烤房每年5烤计算,可节省本金约3525元。
(三)烘烤过程省心省力。传统“煤+风机”升温旺火时段每4小时需加料、去渣一次,每次耗时40分钟,每烤人工总耗时8小时,且凌晨1-2点需加料一次,对烘烤人员身体损伤较大;生物质烤房生物质颗粒耗量约1吨,一次投放燃料可燃烧10小时,每烤人工总耗时2小时,以上两种烘烤方式燃烧过程若燃料控制不当,易发生炸膛现象,轻则损坏燃烧设备,重则整炉烟烧毁;而热泵电烤房全程自动控制供热,根据控制仪上的烘烤工艺曲线进行精准烘烤,误差可稳定在正负0.5度内。烤烟过程不需要添加燃料,无需专人值守,烟农可直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和控制烤房的烘烤状况,自动控制程度较高,非常大程度上减轻烟农劳动力,以此来实现省心、省力。
(四)污染防治效果明显。燃煤烤烟房电能替代改造实现了有害化学气体、固体废弃物零排放,若按100座试点烤烟房计算共计可减少320吨烟尘及400吨煤渣排放。
(五)烤房功能更加多样化。由于省心省力、不占场地、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烤烟房“煤改电”后,农户可大范围的使用在稻谷、油茶、竹笋等农作物烘干,从稻谷烘干情况上看,单个烤房每次可烘干稻谷3万斤左右,用时6-7天,期间不用翻动稻谷,每万斤稻谷烘干共用电约500-600度,约350元左右。
根据试点经济性、社会性成效分析以及烟农切身感受,烤烟房“煤改电”得到烟农普遍欢迎。随着供电保障能力的提高、热泵技术改进提升、规模化生产设备价格降低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现代农业电气化是必然趋势,逐步扩大烤烟房“煤改电”试点推广工作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当前制约烤烟房“煤改电”大面积推广的重要的因素是资金不足和农机补贴存在逐年退坡,以及补贴资金申报时间长,造成占用资金等不确定问题。每座烤房改造资金约需4.5万元左右,目前每座烤房改造可落实资金有:农户出资1万元,农机补贴约2万元左右,存在1.5万元左右资金缺口。从投资成本收益上测算,农户每年节约用能费用约3525元,约3年通过节能可收回成本,但1.5万元无法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进行推广,改造资金缺口暂无单位解决,需更大范围推广政府出台相关资金扶持政策。
一、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机推广中心加大对南平地区农机补贴额度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邵武、松溪、政和等为福建省较大的烤烟生产基地,建议在2022年安排1100万元农机补贴专项资金支持上述三个县市政府推广500座烤烟房煤改电工作。
二、省发改委、工信厅、自然资源厅充分的利用中央苏区、环保、扶贫、乡标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政策,出台支持南平市逐步扩大烤烟房煤改电试点推广范围并给予财政优补的政策,解决试点改造每座资金缺口1.5万元的问题。
三、将烤烟房“煤改电”工作列入福建省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科学制定推广计划,并纳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
《关于给予南平市烤烟房“煤改电”扩大试点推广范围财政政策支持的建议》(第1704号)由我单位会同省发改委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率先在全国将热泵果蔬烘干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推进烤烟房“煤改电”、促进烟农节本增效、提升烟叶烘干机械化水平、推动烟叶种植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起到非消极作用。同时,“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320.13亿元用于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截止2019年底,已提前完成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升级、贫困村通动力电等专项及老旧小区改造、光伏扶贫等重点任务,全省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和户均配变变量等三个指标已率先完成〔2016〕9号文下达的到2020年末的考核要求。省发改委已于2021年安排1.5亿元省级预算内资金支持我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研究吸纳您的意见建议,继续支持热泵果蔬烘干机在烟叶主产区的推广使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助推烤烟房尽快实现“煤改电”,主要措施有:
烘干机继续纳入我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中,同时,持续优化调整热泵果蔬烘干机补贴额一览表中分类分档、参数配置及补贴标准,使补贴购置的热泵果蔬烘干机更适合我省农业生产使用。
二、将更多公司制作的热泵果蔬烘干机纳入补贴范围。我省将全年开展有关产品投档工作,将更多符合补贴产品资质条件的热泵果蔬烘干机纳入到补贴之中,同时适当保持补贴额的稳定,增加烤烟房“煤改电”补贴产品的供给,让烟农有更多的选择,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南平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量连续10多年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已分配下达南平市2022年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批中央资金5190万元、第一批省级资金1578万元。在后续资金安排时,将烤烟房“煤改电”资金需求作为补贴资金分配测算因素,向烤烟房“煤改电”地区倾斜安排。2022年省发改委将继续安排省级预算内资金支持我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等项目建设,同时将继续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村电网“两率一户”水平,推进农村终端能源消费逐步向清洁、低碳转变,请南平市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